PPP模式是一種公私合作模式,建筑裝飾行業(yè)企業(yè)在關注該類項目的遠景時,不得忽略其中的風險問題。PPP項目的的風險主要是項目生命周期各階段的風險因素和由項目的準經營性特點和PPP合作模式特點引發(fā)的風險。
項目生命周期各階段的風險因素 按風險發(fā)生的時間劃分,準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存在的主要風險可以按照項目的生命周期的各階段劃分成以下的部分: 1)項目前期的風險 建設期開始之前的風險包括:審批獲得/延誤,融資風險,政治/公眾反對,政治決策失誤/冗長,中央已批準但地方不支持。 2)建設期風險 建設期風險包括:完工風險,天氣/環(huán)境惡劣,建造成本超支,配套基礎設施不到位,技術不過關,材料費上漲,原材料供給不足,環(huán)保風險。 3)運營期風險 運營期風險包括:運營成本超支,市場需求變化,項目唯一性(沒有競爭項目),移交后項目/設備狀況,國有化/征用,收費變更,收益不足,配套基礎設施不到位。 4)貫穿全生命周期的風險 貫穿整個生命周期的風險包括:法律變更,稅收調整,外匯風險,不可抗力,通貨膨脹,利率變化,政策變化,政局穩(wěn)定性,溝通、組織、協調風險,政府腐敗,重大經濟事件影響,政府信用,法律和監(jiān)管體系不完善,新政府不承認原合同!
由項目的準經營性特點和PPP合作模式特點引發(fā)的風險 1)設計不合理風險 由于準經營性項目處在盈利性與公益性之間,它既需要設計一定的商業(yè)化設施來獲得收益,有需要顧全它的公益性,所以商業(yè)設施的設計比例是設計的一個難點,很容易發(fā)生這種商業(yè)比例的設計不合理風險,過去既出現過過度商業(yè)而導致失敗的PPP準經營性項目,例如:北京政府對“鳥巢”的股權改革,收回了項目運營權,由政府負責項目運營盈虧。有觀點認中信聯合體的過度商業(yè)化行為可能引發(fā)改制的主要原因。又出現過因為商業(yè)設施不足引起的失敗案例,例如:重慶市奧體中心在設計時沒有考慮運營盈利問題,沒有商業(yè)化設施。導致運營期收益不足。 2)溝通、組織、協調風險 由于PPP項目是政府部門與私營機構的合作,參與方多,參與方的知識背景多樣,立場多樣,牽扯的利益關系、過程環(huán)節(jié)都較普通的工程項目復雜,所以對溝通、組織、協調能力要求較普通工程項目更高,溝通、組織、協調風險更為突出。 3)政治風險 政府信用,政治/公眾反對,中央已批準但地方不支持,政治決策失誤/冗長,國有化/征用。 由于有政府方的參與,而政府是項目的發(fā)起方,市場信息,政策信息,一方地區(qū)的綜合信息掌握最全,掌握土地權,使政府在項目上占主導地位,所以政府的信用、決策、支持與反對、對項目的影響有決定性的作用,所以PPP模式下準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比普通工程項目體現出更高的政治風險。例如上面提到的政府收回中信聯合體的鳥巢經營權。 4)收費變更風險,收益不足風險 準經營性項目的特點是有半公益性,惠民性質,收費低,利潤率低,成本高,投資回收期長,所以在特許經營期里收費的小幅變更很可能導致私營機構在特許經營期滿時收益不足甚至沒有收回成本。而經營性項目沒有公益性,有正常利潤,投資回收期短的特點,相比而言,準經營性項目表現出更高的收費變更風險和收益不足風險。再比較純公益性項目,它沒有經營性,沒有特許經營期,也就沒有這兩個風險。 5)移交后項目/設備狀況風險 PPP項目是公共部門與私人共同修建,建成后由私營機構特許經營一段時間,特許經營期滿后把項目完好的移交給政府的過程。而移交項目是,項目/設備的完好程度,磨損程度就是一個未知數,可能會發(fā)生因私營機構在特許經營期內維護不善、過度使用造成的項目/設備磨損度大,完好程度欠佳的情況,而且這種程度的差距很難預料,所以PPP模式下準經營性基礎設施項目比普通工程項目體現出特有的移交后項目/設備狀況風險。
本文信息來源:PPP頭條
|